|
安徽厅落实七项用地政策力促脱贫攻坚 |
发布日期:2018-01-16 字体:【 大 中 小】 双击滚屏 |
|
|
来源:2018-1-15中国国土资源报
本报讯 (首席记者 洪曙光)1月8日,记者从365足球比分直播获悉,2017年,安徽厅围绕脱贫攻坚用地保障,全方位精细考量,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在7个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加强规划引导,预留发展空间富足。充分利用国家部署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的契机,指导贫困县将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充分衔接,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规模、布局和结构。目前,32个贫困县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已全部获批。
二是加大计划支持,发展用地应保尽保。对20个国家级贫困县各单列新增建设用地计划600亩,对12个省级贫困县各单列200亩,专项用于保障扶贫开发工作。在增减挂钩指标安排上,32个贫困县(区)安排增减挂钩指标6.89万亩,占全省的60%。
三是大力推进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交易,财力支持效果凸显。制定了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流转使用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建立了节余指标省域流转机制,搭建了交易平台,金寨、岳西等贫困县全年交易节余挂钩指标1.11万亩,总金额50.05亿元。
四是积极支持开展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增收节支效果显著。在分配下达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和省级“以奖代补”资金时,向贫困地区特别是革命老区倾斜。共向32个贫困县下达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179万亩,拨付省级“以奖代补”资金8.58亿元。
五是加大地灾防治、搬迁避让和公益地质调查支持力度,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共安排地质灾害防治及地质遗迹保护专项资金3427万元,地质灾害搬迁避让省级奖补资金继续执行每户3万元标准,安排公益性地质调查项目资金1874万元。
六是积极落实推进光伏农民扶贫工程等用地政策,农民固定收入渠道进一步拓宽。对深度贫困地区光伏、风力发电等项目使用未利用土地的或确需占用农用地但不占用基本农田也不影响农业生产条件的,以及对不占压土地、不改变地表形态的用地部分,可按原地类认定,不改变土地用途,在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时作出标注,用地允许以租赁等方式取得。
七是落实差别化旅游业用地政策,农民集体收益得以有效增加。实施旅游项目中,属于永久性设施建设用地的,依法按建设用地管理;属于自然景观用地及农牧渔业种植、养殖用地的,不征收(收回)、不转用,按现用途管理。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依法使用集体建设用地自办或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方式与其他单位和个人共同举办旅游接待服务企业。
|
|
|
|
|
 |
|
 |
|